2012 年倫敦奧運會將於明年 7 月 27 日拉開帷幕。近日,記者應邀探訪,倫敦奧運會建設工地,來自世界各地的工人們正如火如荼地忙碌著。主會場『倫敦碗』已初見雛形,乍一看,與北京奧運會的『鳥巢』有些相似;而由著名女設計師扎哈·哈迪德設計的游泳館已全部完工,造型像一片『帶著翅膀的海浪』。『我們的目標是辦一場極簡環保的奧運會。』倫敦奧運會場總設計師杰羅姆·弗羅斯特稱:『倫敦奧運結束後,被拆除可循環利用的座椅,比前三屆夏季奧運會加起來的還要多。』
『倫敦碗』被譽為倫敦奧運『跳動的心臟』,目前正在做屋頂收尾工作
9 月 14 日,來到倫敦東部的伊利莎白女王奧林匹克公園,首先吸引記者的,不是 2012 奧運主場館『倫敦碗』,而是一棟造型扭曲誇張、泛著耀眼紅色的鋼鐵建築。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紛紛猜測,有人說這個建築與點燃火炬有關,有人說扭曲的形狀暗喻奧運五環,更多人認為這是信號發射中心。
當天的參觀導覽、倫敦奧運會場總設計師杰羅姆•弗羅斯特(JeromeFrost)告訴我們:這個跟『倫敦碗』比鄰但搶去不少風頭的建築,叫做安賽樂米塔爾軌道塔(ArcelorMittalOrbit),由英國大牌藝術家安尼什•卡普爾設計。跟巴黎 埃菲爾鐵塔相比,它只有前者的三分之一高,簡直就是『侏儒』,但設計公司卻認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高度,而是極具挑戰性的結構。』『無論你喜歡或是討厭它,你都會平心靜氣地將它從頭到腳仔細打量。』
『倫敦碗』被譽為倫敦奧運『跳動的心臟』,目前正在做屋頂收尾工作。伊利莎白女王奧林匹克公園有一處對記者開放的建築物頂層,可以一覽『倫敦碗』的全貌。倫敦碗的外觀全部為白色,外形下窄上寬,酷似一個湯碗。『倫敦碗』一共有 5 個環狀結構組成,據弗羅斯特介紹,倫敦碗下沉式的碗形設計,可以讓觀眾更近距離地觀看運動員的動作。同樣因為下窄上寬的設計,導致由繩索支撐的倫敦碗屋頂只有 28 米的半徑,只能遮蓋場館三分之二的觀眾。考慮到奧運會比賽時間處於倫敦比較乾燥的兩個星期,賽事主席冒險決定放棄使用全頂房屋。通過 6 個月的研究,他們終於確定,使用三分之二屋頂也不會產生強烈的側風而影響比賽成績,最終定下這一方案。
離開『倫敦碗』不遠的地方,是已經竣工的游泳館,由英國知名女建築師扎哈•哈迪德設計。它的造型主體是一大片曲線優美的海浪,兩旁連接『海浪』的是兩棟白色矩形建築,遠看就像一本翻開的書,也像海浪張開的『翅膀』。相比『倫敦碗』,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更願意在『海浪』附近停留觀賞更多時間。
在『倫敦碗』和『海浪』的北邊,還有一處建築群,手球場、籃球場和自行車場均已竣工。規矩方正的手球場、籃球場,一黑一白,相映成趣。比較吸引眼球的是全部用木頭做的自行車館,連里面的自行車道都是用木頭做的。
奧運結束後,這裡所有的建築,都會如『變形金剛』一樣,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集體變身:『海浪』的白色翅膀將被拆除,1.7 萬個座位僅留下 2500 個,成為對公共開放的游泳池;『倫敦碗』則拆除左右地面上 5.5 萬個座位,僅留下田徑場和底層的 2.5 萬個座位,奧運結束後『出售』給一家英超球隊作為主賽場。
其他的奧運場館也秉承了這種原則。在倫敦 2012 奧林匹克公園內,共有 9 處場館建設,分成永久性建設和臨時性建設。而在永久性建設的建築物中,又被分為臨時性設施和永久性設施,這為施工增添了不少難度。
擁有 1.2 萬個座位的 2012 倫敦奧運會自行車館:奧運傾斜賽車館(Velodrome),其中 6000 個座位為臨時座位。在奧運會後,這裡的賽道將進行適當改建,以便同山地車道及其他自行車運動道結合,建成一個面向社會的『自行車運動園』。
手球並不是英國人熱衷的體育項目,奧運結束後,手球館將改頭換面,成為當地的健身中心。
外表為純白色的奧運籃球館將為預賽和四分之一決賽提供 1.2 萬個座位,在奧運會後則將被徹底拆除並可能在他處重建。弗羅斯特告訴記者,倫敦有不少公司提供運動場館和設施租賃工作,這個籃球館或許會出現在別的國家的運動會上。
2006 年亞洲運動會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由於當地沒有自行車場館,主辦方就向倫敦一家公司『租借』一個自行車館,航運到多哈,花費 1200 萬美元。相比之下,『租借場館』既省錢又環保。
英國首相卡梅倫則寄望『2012 年之後,奧運會能留下一份厚重的遺產』:不僅復興倫敦東區,而且推動英國經濟走向繁榮,鼓勵新一代人積極行動起來,參加體育活動。
記者在英國的三天採訪中,『遺產』(Legacy)是聽到最多的單詞。『如果奧運場館幾乎不復存在。會不會覺得奧運遺產,少了點什麼?』記者問『倫敦碗』主設計師本•維克里(BenVickery)。
『真正的奧運遺產留在人們的記憶裡。』維克里回答,『舉個例子,1992 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過去這麼久,還有人記得當時的游泳館是什麼樣子?沒人記得。但很多人印像很深刻的是,美國『時代』雜誌刊登的一張跳水女王伏明霞凌空躍起的封面照,以及她的那段跳水傳奇。』
可拆卸的『倫敦碗』
北京奧運會『鳥巢』邀請瑞士著名設計師雅克•赫爾佐格設計,『水立方』也有邀請澳大利亞設計師參與合作。而 2012 年的倫敦奧運會主要場館均由英國本土建設事務所完成設計,包括 Atkins 公司負責地面清理和循環利用,他們被要求循環利用率要達到 90%;Populous 公司負責『倫敦碗』設計,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負責游泳館設計。
為了建設奧林匹克場館,倫敦市政府共拆除 200 多棟建築,清理了超過 130 萬平方米的場地。Atkins 公司就負責此項工作,儘管 90% 的要求是個不小的挑戰,最終完成時,施工方甚至超過了這個標準:超過 95% 的拆除物被再次使用,或者被回收。
由於該區域的土壤已經是高度污染類型的土壤,Atkins 公司甚至設立了一個『土壤醫院』,超過 80% 的被污染泥土得到再次清理,他們還在工地上通過土壤生物修復技術(通過細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來清理土壤),讓土壤再次被利用。
倫敦奧運主場館『倫敦碗』在設計方案公佈之初,被指模仿『鳥巢』。跟鳥巢一樣,它可以容納 8 萬觀眾。不同的是,鳥巢僅有 1.1 萬個臨時坐席,但倫敦碗卻擁有 5.5 萬個臨時坐席。『鳥巢』最初建築預算 35 億人民幣實際上花了近 70 億;而『倫敦碗』花費最新數據是 4.96 億英鎊。
負責『倫敦碗』設計的 Populous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體育建築公司。這個公司名字並不為人熟知,但是公司以團隊名義設計的運動場館,卻個個名氣響噹噹,比如 2000 年悉尼奧運會的主場館,2010 年南非世界杯約翰內斯堡足球城體育場、英國久負盛名的溫布利大球場,以及被稱作『最適合網球運動』的 O2 球場。在中國,2014 年南京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場館,也是 Populous 設計的。
記者讓『倫敦碗』設計項目主負責人本•維克里比較『鳥巢』和『倫敦碗』的異同,他卻表示:『中英兩國的設計哲學很不同。』『奧運結束後,『倫敦碗』將縮小 2/3,我們一點都不沮喪,反而很興奮。我們已設計了太多地標性的建築,比如溫布利球場、O2 球場,而『倫敦碗』將是我們設計的第一座臨時體育場。』
北京奧運會的『鳥巢』,曾被『泰晤士報』評為全球在建『最強悍』工程。維克里則表示:『倫敦碗』不是那種以壯觀的外形取勝的體育場,但這是一個更聰明的建築。
『倫敦碗』擁有最為複雜的裝卸工程,像一隻盛滿空氣的大碗。為了保證賽後有效利用,設計人員在建設過程中採用了與眾不同的『遺產』設計理念:2.5 萬個座椅設計在碗底下,外圍架設有一個可拆卸的輕質鐵架作為附加的 5.5 萬個座椅的看台。館內沒有建設過多的私人包廂,從而將體育館的整體高度下降,這也讓坐在最上面的觀眾擁有更好的視野。
在外部,他們打算用特殊的材料把整個體育館『包裹』起來,這種多孔的、半透明的印花織物,可以令整個場館都『自然呼吸』。今年 8 月,『倫敦碗』找到新的全球合作夥伴:化學巨頭陶氏化工,他們將為這個體育館的新的裝飾外殼買單。據悉,它將被鋼筋和混凝土覆蓋上 336 個 25 米高的臨時垂直板。
倫敦奧運游泳館的設計理念,跟『倫敦碗』如出一轍,一大片造型誇張大氣的海浪屋頂,柔美和力量結合,帶有紮哈•哈迪德明顯的個人風格。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設計師吉姆•赫溫瑞(JimHeverin)是『游泳館』項目牽頭人,據他介紹,原本扎哈設計了一片『海浪』,但考慮到座位不夠,後來又給『海浪』安上一雙『翅膀』,可以把座位從原本的 2500 個座位增加到 17500 個。整個游泳館採用藍白兩色,用以吸引目光;而游泳池兩側的座位,則利用自然光線形成的陰影,讓坐在看台上的觀眾看不到另一邊,把注意力集中到泳池。
儘管距離倫敦奧運開幕還有 9 個多月時間,但『倫敦碗』和『海浪』的出路早已被安排妥當。奧運會後,『海浪』裡的 3 個大型泳池,將被劃分成 5 個泳池,對公眾開放。而『倫敦碗』上面的四層將被拆除,成為一個小型的足球場。
此前,英超球隊西漢姆聯隊擊敗熱刺獲得『倫敦碗』的賽後擁有權。西漢姆聯方面表示,球隊將會保留原有的田徑跑道不會拆建,這也兌現了當時英國人申奧時的諾言。如果一切順利,由西漢姆聯打造的體育場最早可以於 2014 年夏季投入使用。
維克里告訴記者,就他個人分析,熱刺隊失利的原因,在於『熱刺想將倫敦碗的田徑跑道拆除,西漢姆聯則願意保留它,這樣『倫敦碗』不至於面目全非。』
『鋼鐵怪』傳奇
在伊利莎白女王奧林匹克公園中,地標性建築不是運動場館,而是一棟造型誇張怪異的雕塑作品。它的名字叫做『安賽樂米塔爾軌道塔』。英國人似乎更喜歡將這個龐然大物戲稱為『鋼鐵怪』、『水煙壺』。
『當人們提到北京奧運,會聯想到『鳥巢』;而提到倫敦奧運後,會想到什麼?』這是 2008 年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對英國設計師、藝術家提出的一個疑問。很快,市長的倡議得到 40 位藝術家的支持。最後入圍的 3 個建築創意,英籍印度裔雕塑家安尼什•卡普爾的作品『軌道塔』是其中之一。但由於『軌道塔』造型過於扭曲,一來造價高,二來設計難度大,一開始並不是獲勝熱門。
2009 年 2 月,約翰遜在達沃斯論壇遇到世界最大鋼鐵公司安賽樂米塔爾的老闆拉克希米•米塔爾。約翰遜告訴米塔爾,自己正在為倫敦奧運一處吸引目光的『地標』籌款。同為英籍印度裔的米塔爾看到安尼什•卡普爾的設計後,馬上決定投資。『視覺上太讓人震撼了!』他這樣告訴約翰遜。
2009 年底,約翰遜代表倫敦市政府正式與安賽樂米塔爾公司簽約。2010 年 3 月 31 日,更名為『安賽樂米塔爾軌道塔』的建築正式開工。
記者在現場所見,『軌道塔』最高點比『倫敦碗』略微高出一些,由紅色鋼管組成的螺旋格構成。更藝術的說法是,它是一條從始至終由綿延不斷的鋼管組成的軌道,軌道塔也因此而得名。
施工現場只有 4 名工人在作業。其中兩人在塔上忙碌,一人在控制機器,另外一人在地面指揮。之所以建造工作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是因為塔的所有線條都是經過電腦精心計算過的。安尼什•卡普爾在空間中取了兩個焦點,使整體結構連續不斷地以 8 字形運動繞焦點循環。他們使用了一套電腦程序以完成此項過程,指定頂端和底部的極限。在底部極限,循環被終止,使雕塑由一個內在穩定的三腳架結構支撐。『它非常非常穩定,即使它看起來充滿活力、不符合傳統形式。』設計人員表示,『就像一條行星軌道,它一圈圈地旋轉以達到穩定。所以不同於一個直連續錐,我們有一條軌道,每次環繞一圈都與自身相連。』
安賽樂米塔爾公司發言人則告訴記者:『我們不想聽別人感嘆:它很漂亮。我們想聽到人們發問:這是什麼?』
軌道塔在奧運期間對公眾開放,它設有兩部直達電梯,但設計公司更鼓勵人們攀登 455 級台階,感受獨一無二的體驗,整個塔在 70 米和 80 米處設有兩個觀景台。『你就好像在跟光線玩遊戲。塔內設計一些小窗小玻璃,增加神秘感。當人們身處其中,他們不知道塔有多高。你覺得觸手可及,實則很遙遠。』
安賽樂米塔爾公司預計,奧運開幕後的 3 個月,軌道塔將吸引 27.5 萬名遊客,每小時可容納 500 至 700 人登塔。奧運之後,它將被永久保留,登塔採用售票制,票價可能跟位於泰晤士河南岸的摩天輪『倫敦眼』差不多,預計每年盈利 1 千萬英鎊。
從高度看,114.5 米軌道塔比 93 米的自由女神像略高一點,但跟 324 米的埃菲爾鐵塔相比,只能算是『侏儒』。安賽樂米塔爾公司發言人卻認為,人們不必這麼介意高度。『這是我們送給倫敦奧運的一個禮物。關鍵問題不在於高度,而是極具挑戰性的結構。』
『它是一座雕塑,是一種結構,同時也是一座建築,』安賽樂米塔爾軌道塔首席項目工程師皮埃爾•恩格爾說,『無論你喜歡或是討厭它,你都會平心靜氣地將它從頭到腳仔細打量。』
儘管軌道耗費了 2000 噸鋼鐵,但安賽樂米塔爾公司依舊認為它是一件環保作品。『百年之後,如果這座塔廢棄了,這些鋼材仍可以循環使用。而整個建築用的水,都採用循環處理的廁所水。』
後奧運時代
2005 年 7 月,倫敦擊敗當時的奧運申辦地大熱門巴黎,當選 2012 年奧運主辦地。當時,倫敦主打的就是『奧運遺產』的概念。
本報記者在市政廳見到了大倫敦政府『倫敦 2012』項目負責人丹•哈碩恩(DanHwthorne)。他介紹說,倫敦奧運的影響,一是創造出新的環保建築方法,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尋找機會,讓倫敦市民動起來,比如一周做 4 次運動的人,可以增加到 5 次,一周一次運動都不做的人,可以偶爾去去健身房。
最重要的是,倫敦奧運選址相對貧窮的東倫敦,希望能夠借助倫敦奧運會的契機改變整個倫敦東區的面貌。比如貝克漢姆就是來自於倫敦東區。『那是東倫敦復興絕好的契機。那裡不再是鄉下,而是城市的一部分。』
位於倫敦東區的這片土地,曾被稱為倫敦的『城市傷疤』:過去 400 年,這片區域為重工業『纏繞』,17 世紀主要發展紡織印刷,18 世紀則建造汽油工廠,近兩個世紀則被工業污染,這其中包括廢料、化學物品、膠水工廠、垃圾填放以及汽車廠等。
倫敦奧組委接手這片土地時,75% 以上的土壤已經遭受汽油、石油以及重金屬的重度污染,水道變得污濁,整個天空視線都被電纜線切割得零散不已。
一年前,一家名叫『奧林匹克公園遺產公司』的企業應運而生。這家公司負責奧運後伊利莎白奧林匹克公園公共空間的開發管理,時長 20 年。
『我們的啟動資金,來自英國政府和倫敦市長辦公室,但繼續經營需要自我造血盈利。』公司新聞發言人告訴記者。他們的目標是把這裡打造成歐洲最大的城市公園。如今,多年堆積的工業廢棄物消失不見,樹木、花草以及濕地植物正在慢慢佔領這塊地皮,奧林匹克公園陸續種植了 4000 棵樹木。
===============================================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