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 2011 十佳自然照片 |
1、巨型淡水魚
在 2011 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網站的環境圖集中,巨型淡水魚的照片成為最大熱門。由於過度捕撈、環境污染以及人類活動導致的棲息地減少,巨型淡水魚的數量不斷萎縮,它們的命運成為淡水生態系統物種的一個寫照。
『國家地理雜誌』的探險家澤布-霍甘曾對很多巨型淡水魚進行研究並拍攝照片。包括中國鱘魚在內的一些淡水魚都是『活化石』,在數百萬年的歲月變遷中,它們幾乎未發生任何改變。照片展示的是一條巨骨舌魚,在巴西馬瑙斯的一個水族館拍攝。這種南美巨型魚的身長可超過 10 英尺(約合 3 米),體重超過 400 磅(約合 180 公斤)。與『國家地理雜誌』圖集中展現的其他巨型淡水魚一樣,巨骨舌魚也是一個保護重點。為了拯救野外的巨型淡水魚,保護人員需要與時間賽跑。
2、巨型海洋動物
巨型淡水魚的體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但與鯨魚、巨型水母等海洋中的巨獸相比,它們只能算是一個小個子。照片展示的是一隻獅鬃水母,直徑達到 6.6 英尺(約合 2 米),觸鬚長度超過 49 英尺(約合 15 米)。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魚類鯨鯊,身長可達到 40 英尺(約合 12 米)。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藍鯨的身長與一輛巴士相當,體重接近 200 噸。一些巨蛤的體重超過 500 磅(約合 227 公斤),壽命超過 100 年。
3、深海動物
毫不令人感到吃驚的是,人類很少在漆黑一片和壓力巨大的深海與動物不期而遇。最近進行的科學考察(經常藉助機器人進行)讓我們進一步了解神秘的深海世界。深海動物擁有驚人的適應能力,能夠在惡劣的深海環境下繁衍生息,它們的外形往往非常恐怖,類似我們在噩夢中看到的怪物。
照片展示的是皺鰓鯊,被稱之為活化石,通常生活在海底 5000 英尺(約合 1500 米)的深度。這頭鯊魚體長 5.3 英尺(約合 1.6 米),是 2007 年在日本海域發現的。與很多深海動物一樣,皺鰓鯊在來到海面後不久便死亡。在接近 1.65 萬英尺(約合 5000 米)的深度,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外形更恐怖的動物,被稱之為『食人魔魚』。
4、火山
人類長久以來就對火山充滿好奇,在很多文化的神話傳說中,火山都佔有一席之地。用鏡頭記錄下火山令人敬畏的力量絕非一項容易的任務,拍攝過程危險重重,需要攝影師具備出色的膽識和勇氣。照片展示的塞莫火山是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海拔最高的火山,四周被婆羅摩火山、巴托克火山等較小的火山環繞。自 1967 年以來,塞莫火山便一直處於噴發狀態。最近,世界上的其他一些火山也開始噴發,其中包括夏威夷大島的火山、意大利的埃特納火山以及埃塞俄比亞的火山。
5、龍捲風
龍捲風具有很大的破壞性,提醒人們大自然擁有怎樣令人敬畏的力量。這幅照片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拍攝,展現了柴爾德里斯上空出現的罕見雲型,彷彿一艘空中的航空母艦。這種雲的出現預示著一場超大胞雷雨。超大胞雷雨經常引發龍捲風,風速可超過每小時 200 英里(約合每小時 322 公里)。龍捲風通常在寬闊的陸地和海洋上空形成。
6、春日景色
絕大多數生物的興衰都遵循著季節變化週期,不管它們生活在北半球、南半球還是赤道地區。濕度的變化週期對生物的影響超過光照。春季是重生和快速生長的季節,照片呈現的芝加哥植物園景象就足以說明這一點。隨著春季的帶來,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散發出勃勃生機,在各自的小生境茁壯成長。
7、海嘯
從日本到斯里蘭卡再到智利,過去幾年發生的海嘯給人類造成浩劫,很多人被海嘯奪取生命,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更是一個驚人數字。地震研究的發現幫助科學家更準確地預測海嘯,但世界上很多地區都未安裝海嘯預警系統。照片展示了 2004 年海嘯過後斯里蘭卡的沿岸景象,此時的海水已經退卻。這場海嘯由襲擊印度尼西亞和印度安達曼群島的 9 級大地震引發。
8、夏日景象
夏季是很多人和野生動物最喜歡的季節。螢火蟲裝點著夜空,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採蜜,各種瓜果享之不盡。這幅照片在澳大利亞悉尼的勃朗特海灘海域拍攝,兩名游泳愛好者正在海中暢遊。
9、危險的海洋動物
一些海洋動物看起來雖然很美,但卻帶有致命性。照片展示了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刺尾魚,身上佈滿條紋,表面上一副不會對人構成威脅的模樣。據科學家估計,每年有多達 5 萬人在接觸世界上 1200 種有毒魚類後遭受損傷。科學家正對它們的毒素進行研究,以用於研製新藥。除了 有毒動物外,其他一些海洋動物同樣具有危險性,例如長滿刺的黃色海葵、頜針魚以及大白鯊,其中的頜針魚就像是一把飛行的匕首。
10、彩色海洋動物
所有潛水愛好者都知道,海洋裡到處都是色彩絢爛的動物,令人感到吃驚。它們的體色有的形成錯綜複雜的答案,有的充當一種偽裝,有的甚至可以改變透明度。圖片展示的是一隻白色海葵和一隻海星,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海域拍攝。其他令人著迷的彩色動物還包括小丑魚、刺蝶魚和螳螂蝦。
===============================================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